宋代甲胄之轻甲

宋朝由于经济发达,军队的装备很是讲究,甲胄在承袭唐朝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革新,工艺考究,形制统一,说是艺术品也不为过。但常见的铁甲十分沉重,士兵穿上之后,行动也会受到一定的局限,于是,灵活机动的轻甲出现了。这些轻甲和铁甲结合在一起,有效地解决了宋代将士的铠甲在灵活性与安全性上的矛盾。

皮甲主要用于铁铠甲臂肘间的连接,既增加了铠甲的灵活性,又能减轻分量。

用柔软的纸捶打制成,这些纸叠加起来,厚度达到三寸,表层盖上布料,再订上钉子固定,如遇雨水,纸甲浸湿后,连射出的箭和鸟铳打出的子弹都不能穿透。

除了皮甲和纸甲,宋代还有一种特色的轻型铠甲——仪仗甲,它也被称为“五色介胄”。这是宋代仪卫中的军士所穿甲胄,形式是仿军士的,只是用黄絁(shī)(粗帛)为面,以布作里衬,用青绿画成甲叶的纹样,并加红锦缘边,以青絁为下裙,红皮为络带,这种甲胄刚好到人的膝盖,前胸绘有人的面目,从背后至前胸缠以锦带,并且有五色彩装。从外形看来,依仗甲的外表装饰非常华丽。


图:宋代大驾卤薄图中的仪仗军

宋代铠甲的颜色,根据记载有黄、青、朱、白、黑、金、银等色,而仪仗用的绢甲,色彩比唐代更加丰富。元丰后公服改为四品以上紫色,六品以上绯色,九品以上绿色。将士的服色,除了九品制官服颜色不能直接使用外,其余各色都能使用,而以青、白、朱、黑、黄(淡黄色不能用)为主要色彩。腰带上的戴鞓(tīng)只有饰金、玉带銙(kuǎ)时才能用红色,一般都用黑色。

set 限制解除
x1
>
<
>>
<<
O
x1